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中,工業固體廢物是(shì)重中之(zhī)重。對此,修訂後的(de)《中華人(rén)民共和(hé / huò)國(guó)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》(以(yǐ)下簡稱新固廢法)将工業固體廢物單列一(yī / yì /yí)章,以(yǐ)完善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制度,解決目前存在(zài)的(de)主要(yào / yāo)突出(chū)問題,深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治理。
1、工業固體廢物産生和(hé / huò)利用處置現狀如何?當前,我國(guó)工業固體廢物規模總量大(dà)、綜合利用率低、風險隐患高,工業固體廢物治理任務十分艱巨。自2011年以(yǐ)來(lái),我國(guó)每年産生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般工業固體廢物超過30億噸,2018年達到(dào)34.9億噸。與此同時(shí),我國(guó)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、資源化利用相對滞後。盡管近年來(lái)我國(guó)在(zài)産業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(le/liǎo)很大(dà)成績,工業固體廢物産生強度已明顯趨緩,但目前産業結構仍然偏重,污染者依法負責的(de)各項制度落實不(bù)夠到(dào)位,企業清潔生産積極性不(bù)高,導緻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仍處于(yú)高位運行。再有,尾礦、煤矸石、粉煤灰、冶煉渣、爐渣、脫硫石膏等6類廢物約占每年工業固體廢物總量的(de)80%,産生量大(dà)、處理困難。每年新增的(de)工業固體廢物中超過四成不(bù)能綜合利用,部分工業固體廢物不(bù)具備資源化條件。此外,還應當引起重視的(de)是(shì),根據2016年的(de)數據,我國(guó)曆年堆存的(de)工業固體廢物總量達600億噸到(dào)700億噸,環境風險隐患較爲(wéi / wèi)突出(chū);尾礦庫有8345座,近90%是(shì)四等、五等小型尾礦庫,尾礦成分複雜,環境風險較高。2、新固廢法在(zài)固廢管理方面有哪些新舉措?爲(wéi / wèi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貫徹落實固體廢物減量化、資源化要(yào / yāo)求,強化對固體廢物産生者責任的(de)約束性制度要(yào / yāo)求,促進扶持政策的(de)協同性和(hé / huò)系統性,推動企業采用先進适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,從源頭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和(hé / huò)降低工業固體廢物危害性,新固廢法主要(yào / yāo)從以(yǐ)下幾個(gè)方面進行了(le/liǎo)修訂和(hé / huò)創新,以(yǐ)完善管理制度,強化頂層設計。第一(yī / yì /yí),明确有關主管部門。新固廢法在(zài)原有“國(guó)務院生态環境主管部門”“國(guó)務院發展改革主管部門”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增加“國(guó)務院工業和(hé / huò)信息化等主管部門”,并明确其應當會同國(guó)務院發展改革、生态環境等主管部門,定期發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技術、工藝、設備和(hé / huò)産品導向目錄,組織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,推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,以(yǐ)從根本上(shàng)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,減少工業固體廢物堆存量和(hé / huò)危害性。圍繞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,合理配置不(bù)同部門的(de)管理責權,形成分工明确、相互銜接、充分協作的(de)聯合工作機制十分必要(yào / yāo)。除國(guó)務院生态環境、發展改革、工業和(hé / huò)信息化主管部門外,國(guó)務院科學技術、自然資源等主管部門在(zài)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領域也(yě)發揮着重要(yào / yāo)作用。例如,科學技術部設立了(le/liǎo)“固廢資源化”重點專項(執行期是(shì)2018年-2022年),主要(yào / yāo)針對國(guó)家生态文明建設與保障資源安全供給的(de)重大(dà)戰略需求,聚焦工業固體廢物、生活垃圾、再生資源三大(dà)類典型固體廢物,以(yǐ)“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”爲(wéi / wèi)核心,突出(chū)“經濟合理、安全可行、規模消納”,着力解決協同控制、分質轉化兩大(dà)科學問題,全面引領提升我國(guó)固體廢物資源化科技支撐與保障能力。新固廢法強化了(le/liǎo)工業固體廢物産生者責任,包括要(yào / yāo)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産生、收集、貯存、運輸、利用、處置全過程的(de)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,建立管理台賬并如實記錄,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、可查詢;禁止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投放工業固體廢物;委托他(tā)人(rén)運輸、利用、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(de)産生單位,應對受托方的(de)主體資格和(hé / huò)技術能力進行審查,否則承擔連帶責任;工業固體廢物産生單位還應當依法實施清潔生産審核,取得排污許可證。工業企業是(shì)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的(de)主體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(chū),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(hé / huò)生活方式,必須要(yào / yāo)形成政府企業公衆共治的(de)綠色行動體系。各類企業要(yào / yāo)嚴格按照法律要(yào / yāo)求,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,牢固樹立法治意識、責任意識和(hé / huò)道(dào)德意識,切實履行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,加強工業固體廢物規範化管理,采取必要(yào / yāo)措施防止污染環境,防止“企業牟利、群衆受害、政府買單”的(de)現象。同時(shí),對于(yú)政府而(ér)言,強化對企業污染防治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,積極培育龍頭企業,可推動行業規範化、規模化、綠色化發展。第三,強化源頭減量和(hé / huò)綜合利用。新固廢法第三章中,強化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(hé / huò)綜合利用的(de)原則貫穿始終。源頭減量方面,與《清潔生産促進法》進行了(le/liǎo)統籌和(hé / huò)銜接,要(yào / yāo)求産生工業固體廢物的(de)單位依法實施清潔生産審核;要(yào / yāo)求産生工業固體廢物的(de)單位向所在(zài)地(dì / de)生态環境主管部門提供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産生、促進綜合利用的(de)具體措施,并執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的(de)相關規定;要(yào / yāo)求礦山企業采取科學的(de)開采方法和(hé / huò)選礦工藝,減少礦業固體廢物,切實加強尾礦庫風險預警和(hé / huò)防控,推動綠色礦山建設。綜合利用方面,明确國(guó)務院工業和(hé / huò)信息化主管部門對推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(de)引導作用,增加“國(guó)家鼓勵采取先進工藝對尾礦、煤矸石、廢石等礦業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”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,并提出(chū)“縣級以(yǐ)上(shàng)地(dì / de)方人(rén)民政府組織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處置等設施”。實施工業綠色生産,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和(hé / huò)工業資源綜合利用,對于(yú)治理工業固體廢物污染具有長遠而(ér)重大(dà)的(de)意義。一(yī / yì /yí)方面,需要(yào / yāo)加快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。全面提高産業産品技術、工藝裝備、能效環保水平,強化資源高效利用和(hé / huò)精深加工,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和(hé / huò)危害性。另一(yī / yì /yí)方面,需要(yào / yāo)大(dà)力推動循環發展。結合本地(dì / de)資源、産業實際,打造一(yī / yì /yí)批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(de)能源資源綜合利用基地(dì / de)和(hé / huò)産業鏈,着力提高大(dà)宗工業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水平。例如,全國(guó)“11+5”個(gè)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試點中的(de)紹興市和(hé / huò)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,基于(yú)互聯網精準數據驅動積極探索建設工業固體廢物交易平台,整合優質資源,實現企業市場和(hé / huò)技術的(de)精準對接,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運用,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。新固廢法明确提出(chū)“産生工業固體廢物的(de)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”,并要(yào / yāo)求産生工業固體廢物的(de)單位執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的(de)相關規定,爲(wéi / wèi)将工業固體廢物納入現行排污許可制度提供了(le/liǎo)法律支撐。國(guó)務院辦公廳2016年11月印發《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》,明确要(yào / yāo)建立以(yǐ)排污許可制爲(wéi / wèi)核心的(de)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體系,将排污許可證作爲(wéi / wèi)企事業單位和(hé / huò)其他(tā)生産經營者在(zài)生産運營期間污染防治的(de)唯一(yī / yì /yí)行政許可,實現将污染物排放落到(dào)排放口管控的(de)精細化管理,落實企業環境管理主體責任。将工業固體廢物、危險廢物納入排污許可管理,實現對水、大(dà)氣、土壤及固體廢物污染管控的(de)全覆蓋和(hé / huò)“一(yī / yì /yí)證式”管理,可有效避免爲(wéi / wèi)降低某一(yī / yì /yí)類污染物排放而(ér)導緻的(de)污染物跨介質轉移,同時(shí)可在(zài)系統中收集統計各排污單位的(de)工業固體廢物産生、利用、處置和(hé / huò)貯存等信息,推進實現固體廢物全過程管理。目前,國(guó)務院有關部門正在(zài)制定《排污許可管理條例》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強化排污許可制度的(de)法律責任和(hé / huò)要(yào / yāo)求。第五,對環境違法行爲(wéi / wèi)實施“嚴懲重罰”。新固廢法強化對環境違法行爲(wéi / wèi)的(de)“嚴懲重罰”,多項違法行爲(wéi / wèi)的(de)罰款數額是(shì)現行固廢法的(de)10倍。此外,針對特定環境違法行爲(wéi / wèi),除對企業本身進行行政處罰外,還增加了(le/liǎo)對企業相關責任人(rén)實施行政拘留的(de)規定,從根本上(shàng)督促企業的(de)“實際掌權者”強化環境風險意識,從全局角度做好企業的(de)環境管理工作。例如,在(zài)生态保護紅線區域、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(hé / huò)其他(tā)需要(yào / yāo)特别保護的(de)區域内,建設工業固體廢物、危險廢物集中貯存、利用、處置的(de)設施、場所和(hé / huò)生活垃圾填埋場,尚不(bù)構成犯罪的(de),要(yào / yāo)對單位法定代表人(rén)、主要(yào / yāo)負責人(rén)、直接負責的(de)主管人(rén)員和(hé / huò)其他(tā)責任人(rén)員依法給予拘留處罰。從明确有關主管部門,到(dào)強化産生者責任、強化源頭減量和(hé / huò)綜合利用、增加排污許可制度、強化對環境違法行爲(wéi / wèi)實施“嚴懲重罰”等,新固廢法規定的(de)每一(yī / yì /yí)項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(de)要(yào / yāo)求,均有相應的(de)法律責任相對應,真正實現了(le/liǎo)用嚴格制度嚴密法治保護生态環境。新法律的(de)實施,必将對工業固體廢物産生、綜合利用和(hé / huò)處置行業帶來(lái)革新性影響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深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治理,推動解決固體廢物管理與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需求不(bù)匹配、不(bù)協調的(de)突出(chū)矛盾,促進全産業鏈和(hé / huò)産品全生命周期的(de)綠色發展。作者分别系清華大(dà)學環境學院教授、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工程師